中国的“保尔•柯察金”

时间:2014-04-09浏览:106设置

      当我第一次见到朱彦夫的时候,有个军人朋友向他打了个敬礼。坐在轮椅上的朱彦夫老人上身一挺,艰难地抬起残存的左臂,还了个并不标准的军礼,但却是我见到的最神圣的军礼。

1933年出生的朱彦夫,在抗美援朝中失去了四肢和左眼,经历47次手术才得以重生。他还是拖着17斤重的铁腿,带领乡亲们,为摆脱贫困奋斗了25年的村党支部书记;他曾被俄罗斯真理报誉为“中国的保尔柯察金”;他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;他是永远的战士。

1947年,14岁的朱彦夫成为解放军的一名小战士。1950年朱彦夫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。在一次战斗中,他身负七处重伤,经过了47次手术,昏迷了93天后,才苏醒过来。然而此时,朱彦夫已经没有了四肢和左眼,变成了连穿衣吃饭都需要人照顾的重度残疾人。伤势稳定下来的朱彦夫被转入山东省荣军休养院,但倔强的他不愿躺在功劳簿上让人伺候,四年之后,朱彦夫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:“我想回家考证一下,看看还能不能干点事情,看看我这副躯干还能不能干一些哪怕是最微小的事情”。1956年朱彦夫离开荣军院,回到故乡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。他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自食其力。朱彦夫开始像个孩子那样,重新学习吃饭、穿衣、喝水、排便和装卸假肢。经过无数次摔打磨练,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终于站了起来,这时的他体重只剩下五十多斤。

重新站起来的朱彦夫,赢得了父老乡亲的爱戴,回乡的第二个年头,他被选为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,因为群众都觉得跟着他干有奔头。当时的张家泉村有108户人家,分布在6座荒山上,村里不多的土地被三条大沟分离的七零八落,吃水也要到领村去挑,很多人常年逃荒要饭。朱彦夫上任后提出用锄头和独轮车向荒山和沟壑要耕地。改造困难重重,比如石头就要从几公里外的山上拉来,因此几个冬天朱彦夫拖着17斤重的铁腿,和全村上百号劳力一起筑荒山、填深沟、造梯田、修水库,冬天棉裤和棉袄沾上水冻得不打弯儿。终于,张家泉村有了6口水井和1500米水渠,地和水解决了,村里人吃上了白面馒头和小米面煎饼。这时,朱彦夫又提出山顶松树“带帽”,山下林果“缠腰”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他爬山越岭,亲自勘察地形。他有四种走路方法,一是带假肢走,二是跪着走,三是用仅有能使力的左上肢爬着走,四是滚着走。带假肢走长了,去假肢的时候,上面的金属就能把皮带下来。他说滚着走最快,就是代价比较大。     

 

家乡父老没有看错,这个身体重残的带头人带领着张家泉村一次又一次一次改写着历史。如今的朱彦夫81岁了,他是我们的时代楷模,更是八一军旗飘出的军魂。

返回原图
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