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  加入收藏
   
 
|
|
当前位置: 首页  深度动态

俭以养德 德育始于勤俭

发布部门: 学校文明办  发布时间: 2014-03-06  
0

记得很小的时候,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: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古人言“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败由奢”,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”。勤俭,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在今天,更显得意义深长。

  勤劳节俭,说的虽然是生活习惯,其实讲的也是品格,是能够影响到立身处世的重要品格。有道是俭为德首,说的就是俭可清心,使人不滋贪念;俭可生勤,使人艰苦攀登;俭可促廉,使人守纪奉公;俭可致和,使人乐群爱众。这就是诸葛亮概括的:俭以养德。

  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”对于一个家庭是这样,对于一个国家更是这样。一个国家只有在一个勤俭节约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下,社会经济才会有长足的发展,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美好。试问当一个国家的官员习惯了奢侈享乐,又怎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诺言,又怎能真心实意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?所以,践行群众路线,开展道德教育实践,请从勤俭节约开始。

  厉行勤俭节约,必须从每个家庭着手,将勤俭宣传与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结合起来。青少年是国家兴盛发展的未来,要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节俭的好习惯,从小处着手,从一粒米、一滴水、一度电做起。要通过不断的教育让青少年懂得,节约,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,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。不要怕节俭会被认为小气而被人笑话,也不要怕因为节俭,被当成贫穷的表现。要让青少年明白,节约是一种远见,一种态度,一种智慧。小到一个人,一个家庭,大到一个国家,整个人类,要想生存,要想发展,都离不开“勤俭节约”这四个字。

  厉行勤俭节约,必须强化正面宣传,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。积极的宣传能够唤起广大群众的共鸣,特别是模范典型的正面宣传,能够引导人们自觉发扬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例如“光盘行动” 倡导厉行节约,反对铺张浪费,带动大家珍惜粮食,不仅得到了从中央到民众的大力支持,更在全社会刮起了一股“尊重劳动、爱惜粮食”之风,也成为著名公益品牌之一。

  厉行勤俭节约,还要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,紧决贯彻相关制度,自上而下提倡勤俭之风。领导干部尤其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,坚决抵制形式主义、空喊口号等浮夸行为,并带动大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与生活中:上班时,做到不浪费一张纸,不乱用一度电;下班时,做到不浪费一粒米、一滴水。让人走关电,重复用水成为一种习惯。只有这样,勤俭节约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,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,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。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,大力宣传节约光荣、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,努力使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”一个没有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;一个没有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;一个没有勤俭节约、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。

  有一首歌叫《好人一生平安》,我认为,俭朴的人是好人。因为俭朴,所以常怀平常之心;因为俭仆,所以安于平凡;因为俭朴,所以才能踏实做人,不越矩、不犯人,一步一个脚印,平安过一生。所以,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,改变目前全社会普遍泛滥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,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,让“勤俭”成为习惯、让“勤俭”成为生活方式,将“勤俭”这个“传家宝”进一步发扬光大。


郑州轻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